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今年又遭遇了疫情,好的就业岗位更显稀缺,一些大学毕业生对“付费内推”更是趋之若鹜。
应当看到,毕业生实际工作经验较少,好的实习岗位供不应求,中介提供职位推荐、包装履历、专业指导等服务,收取一定费用也合情合理。但“付费内推”将实习机会作为一门生意,还有一些企业内部人员与中介私下分成,这些都属于违法行为,还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人才招聘。
遏制“付费内推”乱象需多方合力。对企业而言,应完善制度,更多开展公开招聘,给更多人才以公平竞争机会,堵住内部人员与中介灰色交易通道,不要让企业招揽人才计划变成利益交换。对大学生来说,要多一些防范、维权意识,对“收费内推”保持必要的警惕,当自身权益受损时,要通过法律渠道正确维权。监管部门要对涉嫌诈骗的“付费内推”等违法行为给予打击,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另外,高校也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合适的实习机会。
只有多方形成合力遏制“付费内推”乱象,才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人才招聘环境,让大学生、企业实现共赢。
欢迎光临 大同法制网 (http://www.dtfz.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