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未婚妻”、表弟、养妹,谁是适格继承人?

来源: 大同法制 2021-2-3 20:26:1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bae7899e2c44f84941d8d80a029bb3c.png

       一个是书面放弃了继承权的养妹,一个是与被继承人生前交好的表弟,还有一个与被继承人同居多年的“未婚妻”,谁才是有权继承遗产的适格继承人呢?

裁判要点
       继承权是基于特定身份关系或被继承人生前遗嘱所产生的权利。在法定继承情况下,法律对继承人的范围和顺位有明确规定,其突破具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在遗嘱继承情况下,遗嘱形式要件的审查更应严格把控。

基本案情
       被继承人张某生前离异,父母、独生子均先于其死亡,唯一法定继承人系被其母亲收养、幼时共同生活的养妹徐某。
       夏某系张某表弟,在张某生前十分交好,往来频繁,两人经济上也多有往来。张某过世后,夏某还为张某操办了后事。
       贺某自称是张某生前女友,与张某同居多年并持有张某所写的手信,但在张某生前搬离两人共同居住的房屋。
       张某死亡后,徐某、夏某、贺某曾就张某的遗产分割进行协商。夏某认为其照顾、帮助张某多年,对其尽了主要“扶养”义务,且张某对其尚有负债,故要求继承张某遗产。徐某听闻张某对夏某有负债,即向夏某出具了《申明书》,明确表示放弃继承张某的遗产,且不承担张某生前负债。不久,徐某反悔,要求继承张某遗产,但考虑夏某对张某确有照顾,同意夏某分得137万元遗产中的37万元。夏某不允,故将徐某诉至本院,要求援引继承法第14条,继承张某的全部遗产。
       本案审理中,贺某以其与张某共同生活多年,是张某亲书认可的“未婚妻”身份,要求加入本案诉讼,继承张某遗产。

裁判结果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
       张某名下银行账户内存款100万元归徐某继承所有,37万元归夏某继承所有。宣判后,夏某上诉,上海二中院经审理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公民合法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
       被继承人张某生前未留遗嘱,离异多年,其父母、独生子均先于其死亡,故徐某作为被继承人养妹,系其唯一法定继承人。
       关于夏某能否取得继承人资格。夏某作为张某的表弟,并非张某的法定继承人。夏某主张其对张某尽了主要扶养义务要求分得全部遗产,应同时满足两点:
       1.张某需要扶养;
       2.夏某确扶养了张某。
       依据本院查明的事实,张某生前自有收入,独立生活,至其死亡时名下尚有130余万元存款,不存在依靠他人生活或依赖他人照顾的情况。换言之,张某在客观上并不需要法律意义上的“扶养”。虽夏某对张某在生活安置上帮携良多、经济往来亦比较频繁,然亲属之间的往来、帮助、问候并非当然等同于法律上“尽了主要扶养义务”,夏某无法依其对张某的照顾和帮助行为,便突破继承人范畴的限制,取得或超越法定继承人的继承资格。故对夏某的诉求,本院难以支持。
       关于贺某能否取得继承人资格。依现有证据,本院仅可认定贺某曾与张某交往并共同生活,但“未婚妻”或“同居女友”均非继承法中享有继承资格的民事主体。即便贺某曾与张某共同生活,因其自认已于张某生前搬离其住所,结束共同生活的状态,故贺某主张继承张某遗产,无法律基础,本院不予支持。
       关于徐某是否已经放弃其继承权。徐某确向夏某出具过《申明书》,内容中有放弃继承的表述,但徐某辩称其基于对张某生前债务的错误理解才出具该《申明书》,现已取回原件,并在实际处理遗产分割时明确表示要求继承。法院考虑徐某对被张某生前的财产和债务情况并不知情,在法院查明张某遗产后,徐某要求继承被继承人遗产,行使其民事权利,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应予支持。而徐某认可夏某对张某生前的照顾,自愿放弃部分遗产的继承,只要求继承其中的100万元,是徐某对自己民事权利的处分,法院亦予确认。
       关于张某生前债务的清偿问题。张某生前与夏某互有经济往来,金额相当,夏某在张某亡故后仅依据双方流水以及其对张某的帮助行为就主张张某对其负有债务,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信。
       综上,徐某是张某唯一的法定继承人,在张某无需他人扶养的情况下,徐某对张某的遗产享有全部的继承权。考虑夏某在客观上对张某帮助、照顾较多,徐某亦明确只要求继承张某遗产中的100万元,故张某的剩余遗产可由夏某继承所有。

法官说法
一、法定继承人范围突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
       一是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所谓依靠被继承人扶养,是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经济上的相互供养、生活上的相互扶助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是对被继承人生前扶养较多的人,该扶养并非法律上必须履行的义务,而是出于道德心,自觉自愿提供的帮助;
       三是“适当分得”,即便满足第一或第二项要求,通常情况下,主张分得遗产份额的请求权人所取得的遗产份额应不超过继承人的应继承份额,且请求权人主张分得遗产也不等同于剥夺或限制原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
二、《继承法》14条所指“扶养”应严格区分于日常交好、帮携
       考虑继承权是基于特定身份关系或被继承人生前遗嘱所产生的权利,继承人范围之外的人主张分得遗产应具有严格限制,尽到法律意义上的“扶养”义务。所谓“扶养”,是指对被继承人的生活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在劳务等方面给予了主要扶助,应当严格区分于朋友、亲属之间的礼尚往来、感情亲密、偶尔帮携等情形。
三、放弃继承是单方、要式法律行为
       放弃继承是继承人对自己所享权利的放弃,应通过明示的方式,在继承开始后,按照其真实意思作出。
       首先,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须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的期间作出。继承开始前,继承人尚无继承权或处于权利不确定状态,不存在权利的放弃问题。
       其次,即便继承人曾做出过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在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
       再次,放弃继承应是继承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基于其全面了解被继承人生前遗产、负债情况,并在不受胁迫、隐瞒的情况下作出。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50、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不予承认。

如需咨询更多内容 请联系大同法制网

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治维权
优选大同法制网(www.dtfz.net
更多资讯关注大同法制网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首先,若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且贷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等夫妻共同事务,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据报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一是能够证明所举示的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等使用人为案件当事人。 一般而言,经过实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2019年,小龙与小孟经朋友介绍认识,双方恋爱,同年12月,双方父母商量订婚事宜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安徽A公司注册了带有“林叔”二字的某图案商标,权利人为该公司,A公司的“林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骨灰房”指专门用来放置骨灰盒的房子。这类商品房被用于存放逝者的骨灰盒。据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过程中,“外卖小哥”为了准时送餐而争分夺秒,不慎受伤时有发生。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很多人对个人公司或个体户不太明白,现在小编为大家说明一下。

关于我们 文章投稿 寻求报道
电话咨询: 133135200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