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健身“小白”出意外,谁来担责?

来源: 大同法制 2022-1-28 20:32:27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0截图20220128203024293.jpg

长期伏案、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让人们健康路上的“绊脚石”越来越多,于是到健身房挥洒汗水、释放压力,成为一种时尚选择,个性化的私教服务也因此成为健身房里的“新贵”。然而,也有不少人在健身的过程中不小心“伤身”。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上海浦东法院)就两起一审判决已生效、因健身引发的健康权纠纷进行了梳理分析,借此一窥此类案件中的责任承担问题。

增肌训练后
小伙被送进了ICU
最近,上海浦东法院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小张身体欠佳,体型偏瘦,见很多人通过健身增肌效果不错,也心动了。于是经朋友推荐,他来到杨某个人投资经营的健身工作室。在了解到杨某从事健身行业多年,且拥有亚洲形体健身学院颁发的高级教练证书后,小张立即购买了3个月的私教课程。
训练前,杨某询问了小张的运动习惯和身体状况,并为其进行仪器测试,结果显示,小张的体重和肌肉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但靠近低标准。小张也称自己此前无训练基础,且刚刚结束为期4周的控糖节食。
2020年6月16日,小张在杨某的指导下进行了多组腿部训练,其间因感到疲累,有动作未能完成。随后两天,小张又分别进行了手臂和背部训练,训练中未见异常。
6月18日晚训练结束后,小张发现自己的尿液呈褐色,便发微信告诉杨某,杨某回复“赶紧去医院,可能是横纹肌溶解症,会得急性肾衰竭的,不要拖。”小张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后因症状较重被转入ICU。出院后,小张与杨某协商赔偿事宜未果,于是将杨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各项损失共计8万余元。
小张认为,杨某作为专业健身教练,理应根据客户身体条件、状态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健身指导。但杨某为用短期训练效果吸引客户,违规安排了明显超过其身体承受能力的超强度训练,致其身体严重损伤。但在法庭上,杨某委屈地表示,他为小张制定的私教课程都是“入门级”的,训练强度低,安全系数高,一般学员包括女生在内都能接受。小张身体素质欠佳、饮食作息不规律,训练中明知身体不适却未主动叫停,首次训练后也未提出休息,仍主动参加后续两天的训练,所以其自身也存在责任。
上海浦东法院经审理认为
小张确诊横纹肌溶解症与健身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盖然性较大。杨某凭借专业经验,为小张制定针对新手、强度较小的训练方案,客观上尽到了一定善意的注意义务。但训练中,未能根据小张的实际训练表现,适时调整强度,所以难言在此次事故中毫无过错。但法院同时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小张虽缺乏健身知识和经验,但理应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拥有进行或者不进行训练的主动权,完全可以因身体不适或强度难以接受,主动中断训练。同时,小张发病与其个人的肌肉耐受度存在较大关联性,由于个体差异,以杨某的认知和测试手段无法事先预料。
故上海浦东法院认为,杨某在指导小张训练过程中存在一定过错,但过错程度较小,遂酌情确定其赔偿小张各项损失1万元。

健身突发脑溢血
术后成十级伤残
上海浦东法院还曾审理过这样一起案件:原告吴先生人到中年开始“发福”,为了保持身材,他在上海某健身房办理了会员卡。2018年4月12日,双方签订会籍合同,约定会籍期限为3年。会籍章程约定:“会员自愿承担健身运动风险,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入会前应申报既往病史,60岁以上患病者应书面告知病情或提交体检证明……”当天,吴先生还应健身房要求,在入会确认书上对与合同相关的十几条内容逐一签字确认。
办卡后,吴先生又先后购买了价值1万余元的私教课和价值3000余元的拉伸课程,教练根据吴先生的身体状况、减肥需求等制定了相应的训练计划。吴先生表示:“签约时,我跟办手续的私教主管说过自己有高血压,我看他作了记录,然后跟我说会针对性地安排锻炼。”
同年5月25日,吴先生下班后照常到健身房上私教课,在双手持哑铃深蹲26次后,他突感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医救治。医院诊断为“右基底节脑内出血,破入脑室、高血压”。司法鉴定结果为:左上肢单瘫、开颅术后分别相当于人体损伤八级,十级伤残。
吴先生认为,教练明知或应知自己有高血压病史,仍然安排一周3次运动,计划明显不合理,且健身前其并未询问自己的健康状况,未能尽到审慎义务。故吴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健身房赔偿自己医疗费等各项损失76万余元。但健身房却表示,吴先生并未主动告知病情,吴先生作为成年人,在有病史和医嘱的情况下,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应有判断能力,教练安排的课程频率和强度均属于正常减脂训练,吴先生发生脑溢血,是其隐瞒身体状况、疏忽大意造成的。事发时,教练及时中止训练并将吴先生送医,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因此健身房不应担责。
上海浦东法院经审理认为
吴先生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了解自己的患病情况,却未能在运动中密切关注个人身体变化和健康状况,应对损害发生承担一定责任。但同时,健身房也存在对健身风险提示不足的情况,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未再就疾病申报作任何形式的告知或提供确认方式,入会确认书上也未就高血压等疾病的告知作签字确认。故法院认为健身房应对吴先生的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酌情确定责任比例为30%。
最终,经过对赔偿项目及金额的核准,上海浦东法院一审判决健身房赔偿吴先生医疗费等各项损失20万余元。

观察思考
运动健身 需高度关注安全风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不断提高,健身行业迅速发展,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也日益增多。除一般因预付会费引发的合同纠纷外,健身过程中突发意外而导致的侵权责任纠纷同样备受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即安全保障义务是健身房等经营性场所的法定义务。实践中,一旦事故发生,各方当事人往往会针对该场所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产生分歧。
一般来讲,健身房的安全保障义务主要包括三种情形:
01 应当确保其场所建筑、服务设施等正常运转,排除安全隐患;
02 应当对运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或意外充分警示告知,并在会员受伤后及时救助;
03 应当采取合理措施积极预防和制止外来侵害。
但安全保障义务并非毫无限度,而应与其提供的服务内容及风险防范能力相匹配。
诉讼中,法院往往会在合理限度范围内,审查健身房是否尽到了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风险告知和提示,如损害结果是其完全无法预见或防范制止的,则不应承担责任。
同时,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也更倾向于将健身者视作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自己在运动中的身体情况、运动强度等负有更直接的注意义务,如有意隐瞒健康状况或在运动中忽视对实际身体情况的密切关注,导致损害发生,则自己应负主要责任。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还首次规定了“自甘风险”条款,即“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所以,消费者在参加具有一定风险性的体育运动时,也应对自身安全高度关注,对潜在风险充分预判,否则将可能无法向他人主张侵权责任。
在上述案例审理中,上海浦东法院法官黄鼎锋发现,目前市场上,私人健身工作室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疏漏,主要表现为:
01 没有统一的教练职业资格证书,缺乏准入门槛;
02 缺少系统的从业培训管理,教练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03 没有公示的教练注册管理系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04 缺乏有效的执业保障机制,意外发生后补偿能力较低。
案件审结后,黄鼎锋向上海市健身健美协会发送了司法建议。该协会诚恳接受,在回函中表示,目前已着手规划搭建教练注册管理系统,加快推行职业准入资质制度,陆续开展教练星级评定并面向社会公示,同时积极倡导健身工作室为学员购买保险,切实保障学员安全和经营者的权益。
健身无疑是保持健康、塑造身形的有效方法,但不容忽视的是,运动者要树立起科学、合理和循序渐进的健身理念,只有健身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都能真正做到对安全高度关注,对风险充分评估,才能尽量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法务代理、法律服务、法治维权
加V:13015398243
更多资讯关注大同法制网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首先,若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且贷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等夫妻共同事务,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据报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一是能够证明所举示的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等使用人为案件当事人。 一般而言,经过实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2019年,小龙与小孟经朋友介绍认识,双方恋爱,同年12月,双方父母商量订婚事宜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安徽A公司注册了带有“林叔”二字的某图案商标,权利人为该公司,A公司的“林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骨灰房”指专门用来放置骨灰盒的房子。这类商品房被用于存放逝者的骨灰盒。据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过程中,“外卖小哥”为了准时送餐而争分夺秒,不慎受伤时有发生。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很多人对个人公司或个体户不太明白,现在小编为大家说明一下。

关于我们 文章投稿 寻求报道
电话咨询: 133135200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