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网购退款、冒充老板……电信诈骗开始“量身定做”

来源: 大同法制 2020-12-30 22:31:3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63a0ba7ed1e430eb1a605e24419218f.jpeg

       岁末年初,骗子也想狠捞一笔回家过年。因此,最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对呈高发态势。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支队了解到,因年底电商促销火热,公司资金往来频繁,网购人群和公司财务人员要特别提防网购退费诈骗和冒充老板诈骗。这些基于信息泄露所造成的精准诈骗让人更加防不胜防。

  案例一
  跟着“客服”指引 购物退款竟被扣万元
  “双11”、“双12”,年底电商促销是一波接着一波,网购人群也成了骗子重点捕猎的目标。前几天,大兴反诈中心披露的一起网购退款诈骗案例十分典型。
  黄女士接到一通来自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称黄女士买的鞋有质量问题,要对其进行赔偿。黄女士添加了客服微信,扫了对方发来的退款二维码,并在页面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客服让黄女士发送了一条内容为一串数字字符的短信后,黄女士紧接着就接到提示说银行卡被扣款9900元。
  黄女士追问原因,客服也疑惑地表示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又让黄女士加QQ联系。在QQ上,客服指引黄女士打开屏幕共享功能,指导其操作退款。没想到,钱没退回来,反而又被刷走上万元,黄女士这才发觉上当了。
  其实,所谓的电商客服就是骗子。他们让黄女士使用的“分享屏幕”功能,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的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等。如此一来,当事主被引诱输入银行卡号、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时,骗子通过“分享屏幕”功能就能尽收眼底。在获得事主的账号、密码或验证码后,骗子就登录网银将事主的钱款转走。

  ■专家解读
  “客服”来电多个心眼核实
  在这类诈骗中,很多事主落入陷阱都是因为“客服”能详细说出自己购物的信息。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支队苏兴博中队长告诉记者,事主网购信息泄露,有的是网络黑客盗取卖家的客户订单信息,有的是商家内鬼出卖客户信息,还有的是在物流环节泄露等。就连买家收到包裹上的信息都有专人收集买卖,那上面姓名、电话、快递单号、所购商品等信息一应俱全。
  诈骗分子通过上述非法途径获取事主购物信息后,冒充卖家客服给事主打电话,谎称订单无效、商品质量有问题等,诱骗事主登录钓鱼网站,或者扫描二维码等,让事主填写银行卡信息进行付款或直接骗取转账验证码,盗刷事主银行账号内资金。“双11”、“双12”之后,此类诈骗明显增多,网购人群要特别提防。接到类似电话后,不要轻信,可通过自己下单的购物平台联系官方客服询问核实。

  案例二
  一个企业微信群 除了会计全是骗子
  一个企业微信群,除了自己,竟全是骗子!当会计小凤(化名)意识到这个现实时,她已经将公司140多万元钱款转给了骗子。
  小凤是一家公司的会计。一天,一个名为公司老板杨总的微信申请加她为好友,对方头像正是杨总,小凤哪敢不同意?随后,杨总又把小凤拉进了一个五人的微信群。小凤一看,群里面另外四人的账号资料与公司几个领导的一模一样,小凤便以为是公司几个领导建立的临时会话群。
  “老板杨总”在群里发消息,要求小凤尽快向一个外省银行账户转账,小凤按照指示,分三次向该银行账户共计转账144.5万元。
  很快,小凤被老板杨总叫到办公室询问几笔资金转账的情况,小凤一头雾水,说明转账缘由后,杨总表示从未组建什么微信群,也没有要求小凤向外省银行账户转账。
  小凤脑袋“嗡”的一下,赶忙打开微信,发现群内的那些人只是头像、姓名等与公司几个领导相同,但并不是他们的微信号。小凤当时被“领导”催着转账,脑子竟没有转过弯来再认真核实一下。懊悔不已的小凤赶紧报了警。

  ■专家解读
  公司信息泄露让骗子得手
  冷静下来之后,小凤回想之前的遭遇,最难理解的是,骗子怎么会知道她和公司领导的信息,又是如何营造出企业群的假象?
  冒充领导是目前多发的一种诈骗手段,主要的目标就是企业财务人员。这种骗术最关键就是掌握企业人事信息和联系方式。
  在这类诈骗中,骗子有的是通过不法方式盗取事主的通讯录,有的是冒充公司员工或客户,索要财务人员电话。有的骗子甚至可以花几周时间专门来研究企业的人事信息。他们在网上搜索公司官方网站,从中了解企业架构和人事信息,下载企业负责人的照片用做头像,伪造企业负责人的微信、QQ号增强迷惑性。在想方设法得到公司领导层和财务人员的信息后,骗子就冒充老板加财务人员微信或QQ,一看名字职务都对得上,有些财务人员就会轻信加为好友。
  骗子还会“山寨”企业微信群、QQ群,一开始只是在群里谈谈工作,博取信任后才进入“正题”,以公司业务需要等为由,要求财务人员转账汇款。他们抓住一般人对领导不敢质疑的心理,并使用“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营造了紧张气氛,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年底正是企业资金往来频繁的时候,这类专门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诈骗迷惑性很强,一旦被骗,经济损失也往往很大。

  案例三
  高校教授证清白 执意汇款给骗子
  有一位高校教授,接到一通自称通信管理局的电话,称他名下手机大量发送违法短信,要把他的手机停机处理。教授一听就急了,自己是个有头有脸的人,怎么会干违法的事,赶忙向对方辩解,对方随即把电话转接“公安机关”处理。接电话的“警察”表示,警方调查后确实发现教授涉案。这一下,教授更是百口莫辩。“警察”告诉教授,如果他提供足够的经济证明,转至公安机关的安全账户作为担保就可以自证清白。教授一听,不由分说赶到银行,不仅要把存款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还要把购买的大额理财产品办理抵押取出钱来转账。
  银行柜员发现教授的异常表现,叫来了派出所民警。可是任凭民警在面前如何劝说,教授偏偏就是不信,还说眼前劝阻自己的民警是黑警察,要向督察部门举报。最后,民警无奈之下联系了教授的家人赶到现场,总算把他稳住了。

  ■专家解读
  高知人群为何 屡中诈骗圈套?
  有些专家型人才只顾潜心钻研,对本领域之外的事情不太上心。而且,正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当听说自己涉及犯罪时才更加敏感,急于洗脱嫌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就是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中了圈套之后,反而陷得更深,更难以劝说。冒充公检法诈骗的目标就是事主的全部财产,因此一旦上当,少则损失几十万,多则数百万。除了钱财被骗之外,对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来说,还会蒙受名誉损失和心理创伤,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更加恶劣。

  ■提醒
  反诈电话96110请及时接听

  电信网络诈骗这些年不断花样翻新,针对各个年龄段,不同人群都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诈骗手段,可以说已经是“老少咸宜”。早期的电信诈骗还是漫无目的广撒网,而现在,像网购退款诈骗、冒充老板诈骗等高发和容易得手的电诈类型几乎都是精准诈骗,而这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密切相关。
  公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陌生电话短信不要轻信,也不要贸然点击短信链接。一个人的手机通讯录被盗取,所有联系人都可能成为骗子的目标。
  警方发现诈骗号码后,也会从技术方面拦截阻断。发现事主正在被骗时,警方会第一时间利用96110反诈专号进行短信、电话预警提示,对于紧急情况还会联系属地派出所上门拦截劝阻。虽然警方已经拦截了大部分诈骗电话,但是因总量较大,电诈整体形势仍然严峻。

如需咨询更多内容 请联系大同法制网

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治维权
优选大同法制网(www.dtfz.net
更多资讯关注大同法制网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首先,若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且贷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等夫妻共同事务,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据报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一是能够证明所举示的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等使用人为案件当事人。 一般而言,经过实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2019年,小龙与小孟经朋友介绍认识,双方恋爱,同年12月,双方父母商量订婚事宜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安徽A公司注册了带有“林叔”二字的某图案商标,权利人为该公司,A公司的“林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骨灰房”指专门用来放置骨灰盒的房子。这类商品房被用于存放逝者的骨灰盒。据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过程中,“外卖小哥”为了准时送餐而争分夺秒,不慎受伤时有发生。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很多人对个人公司或个体户不太明白,现在小编为大家说明一下。

关于我们 文章投稿 寻求报道
电话咨询: 133135200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