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邻居安装可视门铃,是否属于侵犯隐私?

来源: 大同法制 2020-7-3 18:19:59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00.jpg

核心提示

近年来,可视门铃、智能猫眼等被广泛应用。然而这些智能设备安装后却往往引发邻居间的纠纷:一方认为这是维护自身的居住安全,另一方则认为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近日上海就判决了这样一起案件,这一案件也再次引发人们关注:隐私的边界在哪里、该如何界定?在维护居住安全和尊重他人隐私权之间该如何平衡?

安装能摄录、能存储的可视门铃,门铃正对着电梯。房主认为,这是维护自身居住安全;邻居则认为,这侵犯了自己的隐私。两家人因而产生纠纷,对簿公堂。

该案经历了一审、二审。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有关可视门铃的相邻纠纷上诉案。经过现场勘查及演示,上海一中院二审认为,涉案可视门铃虽具有摄录、存储功能,但未对公共利益和同楼层邻居的隐私、通行等权利造成实质妨害,故结合案件事实,改判涉案可视门铃无须拆除。

缘起:公共电梯口的可视门铃

尤某和辛某两家入户门相对,是共用一条公共走廊的邻居。出于安全方面考虑,尤某于其入户门左侧墙面上安装了一个可视门铃,该位置正好对着电梯。这种可视门铃不仅能看清门外来访人员的模样,还能摄录和存储门外发生的情况。

第二天,看到门铃的辛某坐不住了:这可视门铃对着电梯,这一层总共就自己和尤某两家人,那自己家每天进出电梯的时间和人员,岂不是都可能被看到而且录下来?

辛某觉得,自己的出行等信息全部都被监视着,属于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他前往对门邻居尤某家理论。尤某则认为,可视门铃的摄像功能只是辅助功能,安装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不在家时可以与访客进行沟通,同时也可以监控两家的险情,保障双方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双方争执不下,辛某遂将尤某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尤某拆除可视门铃。

一审:安装位置妨碍隐私

2019年10月24日,一审法院组织双方第一次庭审后,尤某将该可视门铃移至自己家入户门的右侧,即楼层电梯的左侧墙面上。

经审理,一审法院查明,尤某家安装的可视门铃带有摄像功能,可通过手机上的程序开启拍照、录像功能。“即使尤某主观上无窥视辛某活动的故意,但综合考虑可视门铃安装的位置、角度及高度,其在客观上对辛某隐私造成一定妨碍。”一审法院判决,辛某要求尤某拆除可视门铃,于法有据,应予支持。

尤某不服,上诉至上海一中院。

二审:未造成原告实质妨害

二审期间,合议庭法官等一行来到了现场勘查。通过勘查,法官发现,涉案门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35厘米,与尤某入户门所在墙面的距离为9厘米,与电梯按键的水平距离为50厘米。涉案门铃的安装方向未朝向辛某的入户门或者电梯出入口。

根据现场演示的情况,辛某正常通行的情形下进出电梯口并不会被拍摄到,正对电梯按键站立的情形下,可以拍摄到右手臂的一部分。

此后,尤某在二审期间,在涉案门铃朝向电梯出入口一侧自行安装了蓝色塑料挡板。这使得门铃的可视范围进一步缩小,只有紧靠尤某房门的情况下才可能被摄录到。尤某还书面承诺,在可视门铃使用期间会维护挡板的完整性,如有损坏会及时修复,否则愿意承担门铃被拆除的后果。

根据上述查明的情况,上海一中院首先确认了“隐私”的范畴。法院认为,通往电梯出入口的走廊,虽是全体业主共有的公共通道,但辛某一方日常进出住宅的信息,包括出行人员、出行规律、访客来往等活动信息,与其私人的生活习惯以及家庭、财产的安全等直接关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应属于法律规定的隐私或者个人信息的范畴,受法律保护。

对于能不能安装可视门铃,上海一中院认为,“现行法律法规并未明确禁止住宅居民安装具有摄录、存储功能的门铃装置,尤某基于自身财产安全等合法目的需要,安装具备上述功能的可视门铃,本身并无不妥。”

同时,法院指出:“但此类可视门铃客观上可能会将相邻方的日常出入信息完整记录下来,有侵害他人隐私等合法权益之虞,故其安装并非不受任何限制。”

法院进一步解释,本案中,涉案门铃虽具有摄录、存储功能,但经过现场演示可知其可视范围有限,并不能记录辛某一方进出住宅的信息,对于辛某可能产生的影响亦未超过合理的限度。同时,鉴于涉案门铃及挡板安装的位置及体积大小,其本身亦未对辛某的通行、安全等相邻权利造成妨害。

因此,上海一中院认为,涉案门铃并未对辛某隐私等权益造成实质妨害,遂改判:无须拆除。

上海一中院同时指出,如果对于利用公共部位安装可视门铃等物件,涉案小区业主有相应决议或者物业管理规定的,本案的处理结果并不影响业主委员会等民事主体另行起诉追究相应责任。

法官说法:

能不能安、该不该拆?“合理限度”是关键

“现实生活中,不同自然人对于隐私的关注程度以及新生事物的接受过程难免有别,由此产生不同的认识也实属正常。”判决后,本案主审法官娄永说。

娄永提醒,当事人在安装、使用此类门铃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当尽到妥善的注意义务。

“在遵守所在小区业主公约和物业管理规定的前提下,根据自己房屋楼层的结构布局,选择合理的安装方式及位置,以避免或者减少对相邻方的隐私等合法权益造成的影响,否则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娄永说。

娄永指出,具体来说,如果安装的可视装置客观上可以监控、摄录相邻方的出行信息,超出合理的限度。比如摄录范围可以覆盖相邻方的入户门、必经通道等,对相邻方的隐私或个人信息的保护构成现实威胁的,则可以认定安装行为对于相邻方的权益造成实质妨害,应当予以拆除或者调整安装位置。

“如因房屋结构限制没有合理安装位置的,则应与相关方协商解决,或者选择安装不具有摄录、存储功能的普通装置。”娄永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首先,若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且贷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等夫妻共同事务,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据报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一是能够证明所举示的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等使用人为案件当事人。 一般而言,经过实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2019年,小龙与小孟经朋友介绍认识,双方恋爱,同年12月,双方父母商量订婚事宜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安徽A公司注册了带有“林叔”二字的某图案商标,权利人为该公司,A公司的“林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骨灰房”指专门用来放置骨灰盒的房子。这类商品房被用于存放逝者的骨灰盒。据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过程中,“外卖小哥”为了准时送餐而争分夺秒,不慎受伤时有发生。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很多人对个人公司或个体户不太明白,现在小编为大家说明一下。

关于我们 文章投稿 寻求报道
电话咨询: 133135200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