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父子同一天死亡,工亡补助金能转继承吗?

来源: 大同法制 2022-1-26 19:32:4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0截图20220126193026542.jpg

争议焦点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属于社会保险待遇,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范围,是用以优抚、救济死者仍在世家属的费用,该待遇补偿的是作为死者家庭成员的近亲属在生存期间预期减少的收入,体现了国家对死者家属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发放的对象系死者在世的家属,死者已去世的家属不享有,更勿论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转继承。
本案中,殷某、殷某儿子系同一天死亡,本案所争议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在相关部门计发时,殷某儿子对该补助金的受偿权已灭失,殷某儿子不应参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分配。结合殷某与王某已于2008年6月4日离婚的事实,王某不在殷某的近亲属范围内,根据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优抚、救济死者在世亲属的性质,殷某儿子的母亲王某主张分配案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无事实及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诉讼请求
审理法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 (2021)兵02民终45号
裁判日期: 2021.03.11
案由: 共有物分割纠纷
王某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原告按份继承殷某工亡补助金282393.33元。庭审中,原告增加诉讼请求:对返还殷某医疗账户清退款和养老个人账户共计52556.78元予以继承。

案件事实
1994年10月13日王某与殷某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登记结婚,于1996年11月7日生育一子,2008年6月4日王某与殷某在民政部门协议离婚,约定儿子由殷某抚养。
殷某离婚后未再婚,无其他子女;殷某儿子未婚,无子女。
2020年1月18日殷某与儿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萨依巴格区××路××号邮政局家属院锅炉房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经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殷某收到的事故伤害属于工亡。
2020年1月22日新疆川源热力实业有限公司(甲方)与王某(乙方1)、殷某丽(乙方2)、殷某霞(乙方3)签订了一份《关于殷某及殷某儿子意外死亡善后一事的初步协议》,该协议内容为:
1.对殷某死亡的补偿金等费用初步约定为80万元整,最终金额以乌鲁木齐市社保局核定的工亡补偿金额为准。
2.对殷某儿子死亡的补偿金等费用,双方一致同意甲方最终支付死亡补偿金40万元整、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合计45万元整。
3.双方约定在2020年2月10日左右签署正式的协议文本。
4.正式的协议文本签订之日起3日内,甲方向乙方1支付9万元整,其余36万元整甲方将在2020年3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
5.正式的协议文本签订之日起3日内,甲方向乙方2、乙方3支付16万元整,其余64万元整(最终以乌鲁木齐市社保局核定的工亡补偿金额为准)甲方将在2020年3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
6.乙方需要向甲方提供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号以及委托书等手续,甲方在乙方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按照上述约定支付上述款项。
7.乙方2、乙方3要全力配合甲方办理殷某工亡补偿相关手续。
2020年3月26日新疆川源热力实业有限公司(甲方)与殷某丽(乙方)签订了一份《殷某意外死亡善后处理协议》,该协议主要内容为:
1.对殷某死亡的补偿金等费用暂时初步约定为80万元整,最终金额以乌鲁木齐市社保局核定的工亡补偿金额为准。
2.此协议文本签订后2020年5月1日前,甲方向乙方支付16万元整,其余64万元整(最终以乌鲁木齐市社保局核定的工亡补偿金额为准)甲方将在殷某工亡补偿金到账后五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
3.乙方需要向甲方提供身份证复印件、银行卡号以及公证书、委托书等手续,甲方在乙方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按照上述约定支付上述款项至委托人殷某父亲名下的中国农业银行的银行卡中。
4.此协议签订后,乙方与殷某儿子的生母王某之间如产生的一切纠纷均与甲方无关。
2020年4月28日,新疆川源热力实业有限公司向殷某父亲名下的中国农业银行账户转账16万元。2020年7月13日,社保部门向新疆川源热力实业有限公司核发殷某工伤丧葬费33198元、个人账户一次性返还52556.04元、医疗账户清退款0.74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847180元。2020年10月6日,殷某丽收到上述款项,同日,新疆川源热力实业有限公司向殷某父亲名下的中国农业银行账户转账748005.78元。
被告是殷某的父母;殷某丽、殷某霞作为殷某父亲、殷某母亲的代理人签署了案涉协议和出具《收条》。原告王某收到了殷某儿子的死亡补偿金45万元。

一审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一、工亡补助金、返还医疗账户清退款和养老个人账户余额是否是属于遗产范围的法律关系;二、殷某工亡后其近亲属对获得工亡补助金分割的法律关系;三、殷某的继承人对其返还医疗账户清退款和养老个人账户余额继承的法律关系。
对争议焦点一,一审法院认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遗产是公民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工亡补助金是职工死亡后产生的,既不是给予工亡职工的,也不是工亡职工生前的财产,是对工亡职工近亲属的经济补偿,其发放范围是工亡职工的近亲属,所以不能作为工亡职工遗产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之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第十四条之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以上条款说明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和基本医疗账户内的余额是职工生前取得的财产,属于遗产范围。
对争议焦点二,一审法院认为,关于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原则,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虽然没有明确具体规定,但工亡补助金的分配不适用“转继承”原则。
首先遗产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本质上是一种现实存在的财产所有权。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之前死亡,死亡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转由其合法继承人承受的一种继承法律制度。工亡补助金是一种预期收入减少的财产补偿,工亡职工近亲属对此享有分配的权利,也是基于在未来生存期间,可以分享工亡职工本应分配的收入。这种对未来收入减少的损失补偿,在未进行分配前该近亲属死亡的,应基于权利主体的死亡而灭失。
其次,遗产继承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即无论是否进行了遗产分配,继承人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即享有了继承权利。工亡补助金产生于职工工亡后,职工工亡时,近亲属对工亡补助金仅享有主张权,尚未享有所有权。
最后,转继承原则是基于遗产的特殊属性,体现的是公民死亡后已经存在的财产权利的流转原则。工亡补助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属于由工亡职工的近亲属领取的工伤保险待遇,该待遇补偿的是近亲属作为家庭成员在生存期间预期减少的收入,具有鲜明的人身属性和人员的特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动产自交付时发生效力。工亡补偿金核发交付后,转化为近亲属的财产。所以,依据目前法律规定,在工亡补偿金交付前,这种工伤保险待遇不具有可继承财产的属性,不属于近亲属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对原告要分割继承殷某工亡补助金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不予支持。
对争议焦点三,一审法院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之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2条之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本案中,殷某及其子均在同一事故中死亡,故可推定殷某先死亡,此时发生第一次继承,即殷某儿子、殷某父亲和殷某母亲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继承殷某的全部财产;殷某儿子继而又死亡,此时发生第二次法定继承,王某作为殷某儿子的母亲即第一顺序继承人依法取得了儿子应继承的财产份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殷某个人账户一次性返还52556.04元、医疗账户清退款0.74元,共计52556.78元,殷某儿子与被告殷某父亲、殷某母亲每人均等继承,即每人为17518.93元,王某继承儿子的份额即17518.93元。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三条,《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判决:
一、被告殷某父亲、殷某母亲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向原告王某返还殷某儿子继承殷某个人账户和医疗账户清退款共计17518.93元;
二、驳回原告王某其他诉讼请求。

上诉意见
上诉人王某上诉事实与理由:
1.一审法院认定工亡补助金不能作为工亡职工遗产继承,不能够转继承,无法律依据。
2.一审法院认为近亲属对工亡补助金分配的权利,在进行分配前该近亲属死亡的,应基于权利主体的死亡而灭失,该认定错误。
3.一审法院认定殷某儿子对殷某的工亡补助金没有继承权,属认定事实不清。殷某去世后,殷某儿子系其合法继承人,有权分割并继承工亡补助金,王某作为殷某儿子的母亲,有权继承该工亡补助金。
4.一审法院适用物权法审理本案,属适用法律错误。
被上诉人殷某父亲、殷某母亲辩称,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不属于遗产,王某可以继承殷某的遗产,王某获得转继承遗产的范围不包括案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综上,王某的上诉主张无事实及法律依据,应不予支持。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二审判决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诉辩主张,王某能否分得案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本案争议的核心问题。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属于社会保险待遇,不属于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范围,是用以优抚、救济死者仍在世家属的费用,该待遇补偿的是作为死者家庭成员的近亲属在生存期间预期减少的收入,体现了国家对死者家属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抚慰。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发放的对象系死者在世的家属,死者已去世的家属不享有,更勿论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转继承。
本案中,殷某、殷某儿子系同一天死亡,本案所争议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在相关部门计发时,殷某儿子对该补助金的受偿权已灭失,殷某儿子不应参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分配。结合殷某与王某已于2008年6月4日离婚的事实,王某不在殷某的近亲属范围内,根据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优抚、救济死者在世亲属的性质,殷某儿子的母亲王某主张分配案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无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上诉人王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务代理、法律服务、法治维权
加V:13015398243
更多资讯关注大同法制网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首先,若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且贷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等夫妻共同事务,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据报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一是能够证明所举示的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等使用人为案件当事人。 一般而言,经过实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2019年,小龙与小孟经朋友介绍认识,双方恋爱,同年12月,双方父母商量订婚事宜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安徽A公司注册了带有“林叔”二字的某图案商标,权利人为该公司,A公司的“林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骨灰房”指专门用来放置骨灰盒的房子。这类商品房被用于存放逝者的骨灰盒。据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过程中,“外卖小哥”为了准时送餐而争分夺秒,不慎受伤时有发生。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很多人对个人公司或个体户不太明白,现在小编为大家说明一下。

关于我们 文章投稿 寻求报道
电话咨询: 133135200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