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公众号捆绑式营销 “不关注就不能使用”涉嫌违法

来源: 大同法制 2020-8-15 17:14:52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1e44fc5448747e18b8fd739989088b8_th.jpg



       “在吗,帮我投个票?”点击亲友发来的链接,想进入投票通道却发现先要关注公众号;来到药店门口,本意是为帮助顾客了解身高、体重等基本健康情况的体重秤上出现一行小字:“扫描二维码关注即可使用”;逛完商场打算从车库驱车离开,不关注公众号竟无法继续缴费操作……就在日常生活场景里一次次的扫码中,手机“订阅号”列表越变越长。对此,商家美其名曰方便消费者,但这种“形式自愿、实质强制”的交易行为让不少公众难以接受。

  首先,关注公众号意味着允许对方获取自己的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等个人信息,难免让不少人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其次,随着关注的商家越来越多,手机“订阅号”列表越变越长。有市民抱怨,“订阅号”中只有不到一半是自己真正想去关注的。不仅影响用户对于有用信息的阅读,还会遭遇各种推送广告的狂轰滥炸。此外,关注公众号才能享受服务,对于不会用智能手机、没有微信号的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涉嫌消费歧视。

  诚然,互联网时代,粉丝就意味着价值。对于商家公众号来说,不仅渴望涨粉增加流量,也希望借此拉拢消费拥趸,实现广告精准投放。不过,涨粉应取之有道,“不关注就不能使用”的消费潜规则,不仅有违情理,而且涉嫌违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商家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进行点餐和付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利用格式条款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同时,一些停车场要求车主关注公众号,通过平台缴费,还涉嫌违反人民币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商家引入二维码进行交易和结算无可厚非,但不能捆绑强制关注公众号的“附加条款”。商家推广公众号,关键还要凭借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觉得可以从中获得实用信息和实惠让利,自然而然会成为粉丝。在日常消费中,利用公众号进行点餐、付款等可以成为一种选择方式,但不能是唯一选择。



来源:检察日报



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治维权
优选大同法制网(www.dtfz.net
更多资讯关注大同法制网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房子贷款给银行,离婚怎么办?

首先,若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且贷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等夫妻共同事务,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孤寡老人去世欠贷66万元 民政局还?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据报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如何当证据

一是能够证明所举示的微信记录、支付宝记录等使用人为案件当事人。 一般而言,经过实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看清了,这个彩礼,不是全退!

  2019年,小龙与小孟经朋友介绍认识,双方恋爱,同年12月,双方父母商量订婚事宜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商标名重复,真的侵权?不一定!

安徽A公司注册了带有“林叔”二字的某图案商标,权利人为该公司,A公司的“林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骨灰房,业主怎么办?

  “骨灰房”指专门用来放置骨灰盒的房子。这类商品房被用于存放逝者的骨灰盒。据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出了事,谁赔?

外卖平台配送过程中,“外卖小哥”为了准时送餐而争分夺秒,不慎受伤时有发生。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个人公司和个体户一样吗?

很多人对个人公司或个体户不太明白,现在小编为大家说明一下。

关于我们 文章投稿 寻求报道
电话咨询: 13313520068
关注微信